京津冀将共建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

近日,2023年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合作大会在京举行,京津冀三地在会上签署《京津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下称《协议》)。根据《协议》,三地将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

加快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是促进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大会以“京津冀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合作推动高水平保护”为主题,回顾总结过去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的工作成效,谋划展望新时期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三地协同 深化合作

京津冀三地在此次大会上签署的《协议》,将“共同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明确为合作目标,就三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享人才资源等多项工作作出专门规划。

具体而言,《协议》包含15项合作内容:提升京津冀协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水平、加强跨区域案件联合执法、推动海关知识产权监管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联合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完善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合力做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发展、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共享三地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以高水平保护营造全国最优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以高效率运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高标准服务支撑知识产权发展深度协同。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正加快步入新阶段,三地要深化协同保护,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格局,强化协同运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协同服务,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和维权援助有效协作。

一体部署 全面落实

《协议》对京津冀三地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方面的协同都作出了较具体的部署。

三地当中,北京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也将在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协议》提出,充分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丰富知识产权政策供给,进一步巩固完善知识产权协作制度基础。

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协议》约定,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支持适宜的知识产权要素向津冀流动。探索建立专利预审备案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共享重点服务企业名录,联动开展精准服务。在转化运用方面,《协议》明确,搭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发布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信息。鼓励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拓宽知识产权交易渠道,推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力点更加具体,《协议》中关于协同保护的部分落实到具体举措上包括:加强联合执法,推动海关监管合作,联动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推动三地技术调查官专业辅助资源共享,建立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常态化机制,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等多项内容。

在公共服务方面,《协议》明确将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供给和数据领域交流合作,促进知识产权数据共享应用;同时合力做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此次大会还发布了《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协同应对指引》,围绕重点纠纷类型,创新推出以区域协同为特点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模式。

此外,在国际合作、宣传、人才等方面,三地也将在多领域协同发力,如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三地协同的宣传矩阵,探索建立三地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互认机制等。

战略发展 硕果累累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棋局再落一子。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宏大蓝图徐徐展开。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大关,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9年多的协同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京津冀共建“一局三地”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机制;京津着力服务雄安新区知识产权发展;京冀携手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有力知识产权保障;京津冀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全国率先构建跨区域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在2022年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中,京津冀三地均获得优秀等次,不断构筑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重点同向、动作同频、效果同进。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支持三地知识产权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刘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