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扮靓成都大运会——

8月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下称成都大运会)正式落下帷幕。自开幕以来,聚光灯下的成都,闪耀着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光彩。

回首成都大运会,知识产权元素无处不在。一批“中国造”和中国文化“名片”,通过这场赛事闪耀世界。

创新赋能 科技闪耀大运

使用机器人颁奖,是成都大运会的一大创举。7月29日男子长拳项目的颁奖仪式上,几个和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有着相似造型的机器人,担任起颁奖礼仪“托盘手”。它们按照提前预设好的点位和路线,运载装有奖牌、纪念品的颁奖托盘到达指定位置后,由嘉宾为运动员进行颁奖。

这款机器人由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定制研发,是四川天府新区科创企业的孵化成果之一,在国际赛事中“秀出”了本土企业的科技实力。

“‘蓉宝’不仅看起来可爱,能干活才是它最大的价值。”该公司董事长张睿睿介绍,这款机器人搭载该公司研发的双目视觉高精度导航底盘核心技术。在项目研发期间,团队不断进行调试,包括底盘精度的调整,以及角速度、转向速度、底盘速度的优化。

除了辅助颁奖,“蓉宝”机器人在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自如应对运动员有关赛事告知、交通安排、生活信息推介等内容的询问;经过一键呼叫,可以自动将急救工具送至呼叫地点,与医疗专家远程连线。

在大运村欢迎中心,一批双足仿人形机器人通过表演高难度动作特技和舞蹈,热烈欢迎国内外参会选手的到来,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科技创新风貌。

成都大运会应用的乐聚 AELOS机器人,具有视觉识别、灵活抓取、多元感应、深度学习多种功能,具备丰富的感知与处理能力,可准确获取周边环境信息、快慢步伐切换。

“机身采用乐聚自主研发的高韧性强扭矩复合材料舵机,使其可以完成更加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如俯卧撑、后滚翻等。此外,这款机器人还搭载了自稳定步态算法,大大提高了机器人在表演过程中的稳定性。”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360度无盲区的自动驾驶巴士,为人们提供了绿色低碳的出行体验;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3小时就能实现篮球场到冰球场的“冰篮转换”;乒乓球比赛场馆内,乒乓球机器人成为全能的智能陪练……

成都大运会采用了170余项创新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全球青年人的体育盛会,近年来成都诸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也在成都大运会不同场景得到应用。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在保障服务赛事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赋能,为成都营城惠民贡献科技力量。

巴蜀韵浓 特色名片“出圈”

此届成都大运会的首金在武术项目男子南拳决赛中产生。颁奖仪式上,红蓝相间、编织着芙蓉与太阳神鸟的奖牌蜀锦绶带别致高雅、格外亮眼。

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色彩丰富,花型饱满,工艺精美。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蜀锦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宽2.5厘米左右的绶带上,完成精细复杂的纹样设计并用蜀锦技术制作出来并非易事。“传统织造工序繁琐精细,设计图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艺匠师进行图案的二次转译,将图案和色彩转换成程序可控制的点阵图,仅布线提花就需要花上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马丽娃是奖牌“蓉光”绶带背后的总设计师,她介绍,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生产,共耗时5个月时间才织造成如今看到的奖牌绶带。“希望通过现代美学与传统技艺的巧妙融合,让世界看到四川众多的非物质遗产项目。”马丽娃说。

披着金色斗篷,脚踩民乐节奏,一张张脸谱从脸上飞快掠过……时间回到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川剧变脸方阵的出场让观众无不称奇。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康勇,在短短20秒内变出了12张脸谱。同时,他带领30名大学生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熟练掌握变脸这一绝技,在开幕式上惊艳全场。

川剧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变脸正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作为川剧传承人,能在‘家门口’举办的盛会里向全世界展示家乡的非遗文化,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在接受采访时,康勇依旧难掩激动。

要在20秒的时间里变换12张脸,在业内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常规演出一般是在3分钟至5分钟里变换6张至9张脸。这次表演难度升级,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在苦练技艺的同时,康勇为表演加入了匠人巧思,以大熊猫“花花”为原型创作熊猫脸谱并融入表演。

“‘花花’脸圆,而脖子略短,惹人喜爱,也颇具代表性。”为了让脸谱更加灵动,康勇多次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观察、写生,也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花花”的“美照”,最终手绘出这张大熊猫脸谱,拉近了川剧和观众的距离。

在成都街头走走看看,整个城市沉浸在活力四射的“大运氛围”中,13处生态雕塑扮靓了这座公园城市。作为“氛围组”成员之一,青神竹编作品《芙蓉锦绣》,让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感受到四川原汁原味的地理标志和非遗文化。

青神竹编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金名片”。“青神县产出的竹子筒长节稀、质地柔韧。我们采用当地产区特有的慈竹,经过纯手工划蔑分丝,将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出一幅锦绣图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云华介绍,这幅作品以成都市的市花芙蓉花为创作灵感,由7人团队历时20多天完成。

精彩纷呈的成都大运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中国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苏悦)